最近没有书可看了,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内容,看不出新意来,所以有时间在网上瞎侃下。管前这里来的人稍微少点,比较适合写些不咸不淡的文字意淫下自己。虽然聊的和管理关系不大,但是了解这些,对管理也有一些好处的。
以前总感觉被洗脑的比较多,很多事情看起来一片混杂,靠那些洗脑的观点根本解释不通。随着活的时间越来越长,感觉很多事情不是那个样子,许多观点和说法 只是为了忽悠自己而存在的。在下面随便写下一些想法,肯定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。这些只代表我目前的看法,也可能再活长点,自己的看法也会改 变掉,这个一点都不奇怪。
为了简单清晰一点,先提出几个观点,做为总的概述,后续分别展开解释。
定律一:金钱的多少是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。
定律二:利益的多少是衡量个人与其他人或万物的唯一准则。
定律三:你现在处的位置,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定律四:幸福感不决定于金钱的多少,而是根据能力和欲望是否平衡来决定。
先来看看定律一,这个我以前是非常不以为然的,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人,看起来很有能力,但是并没有钱,或者很多有钱人看起来没啥能力,所以需要进一步解释一下。
首先金钱可以简单认为是代表对资源的占比,你手上的钱除以所有发行的钱,就表示对资源这块大蛋糕,你能分多少比例,或者说代表着你在所有人的排名情况。
如果甲、乙、丙三个人分别有10万、100万、110万的身家,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甲的能力最差,乙和丙的能力相当,同时都比甲的能力强很多。
你肯定能够举出自己能想到的反例,比如甲工作很努力,专业技术很好,现在工作几年,从分文没有到目前有10万存款。而乙好吃懒做,啥技术也不懂,唯一就是出生有个好爸爸,工作几年后老爸给了乙100万,难道说乙的能力比甲强?如果以前,我肯定认为甲这样的是能力强过乙,现在不这样认为,因为能力不仅仅是吃苦耐劳,技艺精通,实际上有人帮你也是你能力的一种,不然让甲去找个能给100万的人出来试下?
当然,定律一容易招人扔砖,年轻时我也会扔砖的,但实际上很多年后,我才接受这个观点。觉察到这点后,很多现象会清晰很多,也少了愤世嫉俗的情绪,并不是简单的避世和逃避。很多人总是感觉怀才不遇,付出没有收获,那我想说的是,这种付出多半只是个人认为的付出,他人并没有觉查出来,或者有其他更大的弱点导致付出被反向消弱了。
在企业中,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职位越高的人,收入也越高,一般大抵CEO收入大于总经理,总经理收入大于经理,经理收入大于员工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通过定律一,我们知道能力和金钱是成正比的。一般的企业老板都会找能力高的人做更高的职位,只有形成能力的梯级,整个企业才长期正常运作。
我们在生活中潜意识都希望和更有钱的人交往,包括你每天关注的电视媒体上面露面的人,实际上都是多金的富人,我们潜意识认为他们能力更强一些,必然有特别的过人之处,不然不会在十几亿同胞们中,从这么惨烈的竞争中胜出。
定律二在管前已经很多人说明过了,这里就简单点。
每个人做的任何与外界交互的事物,本质都是基于个人利益做的最优于自己的选择。你最好的朋友一定是给你利益最大的人,你最喜欢的做的事情是你感觉最舒服的事情等等。
就算是婚姻,也是基于利益结合在一起的。能够维持的婚姻,一定是丈夫觉得休掉老婆不如留着划算,可能是因为老婆能挣几个钱、孩子需要妈妈、老丈人有价值、心理害怕离婚等等,总之自己评价下来,觉得留着比不留好,不然早踢了,反过来也一样。所以要是婚姻出现问题,妻子想挽留丈夫,靠哭泣是基本没戏的,必须要丈夫意识到利大于弊才可。
定律三说的是你现在处的位置,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,如果你现在是员工,那你当下最适合的位置就是员工,如果你是总经理,那最合适的位置就是总经理。如果你做为一个员工,不断抱怨自己为什么位置不高点,收入不高点,那是自取烦恼,因为你当前的能力决定你现在这个位置是最适合自己的。
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,总以为自己是千里马,缺少伯乐来发现自己,一旦遇到伯乐,自己立马脱颖而出。实际上,如果当前你遇不到伯乐,那你一定不是千里马;或者你是千里马,也跑不快,因为在中国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不等你开跑,其他马已经把你收拾了。这样看来,千里马缺少一个能力,那就是找到伯乐的能力,如果你能找到,真正提高了社会排名,那你才是千里马。
比如你到企业里面打工,老板需要是能帮挣钱的人,而你却认为自己能力很强,羽毛球得过市冠军、象棋得过省冠军,就算吃饭能力也不错,一顿能吃5斤大米,殊不知这些所谓的能力关老板鸟事,老板一点不关心。你必须找到赏识你这些能力的伯乐来把你挑出来。
这个意思是,如果你想提高社会排名,那就减少抱怨,思考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,你一定是能力仅仅适合目前的状况,不会高到哪里去,抱怨毫无用处,反而容易让自己思维懒惰。如果你一个月收入2000块,那你现在的能力只有2000块的级别,再自我感觉良好都没用,只有能力真正提高了,自然而然就会收入和身家提高了。
当然,根据定律一,只有能够提高个人金钱的能力才叫能力,否则那不叫能力。如果你能够抢银行不被人发现,那你能力也提高了,如果你考了个专业证,但是目前这个证书没有给你带来金钱的提高,那你的能力至少当下基本没有增加。
以前总感觉被洗脑的比较多,很多事情看起来一片混杂,靠那些洗脑的观点根本解释不通。随着活的时间越来越长,感觉很多事情不是那个样子,许多观点和说法 只是为了忽悠自己而存在的。在下面随便写下一些想法,肯定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。这些只代表我目前的看法,也可能再活长点,自己的看法也会改 变掉,这个一点都不奇怪。
为了简单清晰一点,先提出几个观点,做为总的概述,后续分别展开解释。
定律一:金钱的多少是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。
定律二:利益的多少是衡量个人与其他人或万物的唯一准则。
定律三:你现在处的位置,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定律四:幸福感不决定于金钱的多少,而是根据能力和欲望是否平衡来决定。
先来看看定律一,这个我以前是非常不以为然的,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人,看起来很有能力,但是并没有钱,或者很多有钱人看起来没啥能力,所以需要进一步解释一下。
首先金钱可以简单认为是代表对资源的占比,你手上的钱除以所有发行的钱,就表示对资源这块大蛋糕,你能分多少比例,或者说代表着你在所有人的排名情况。
如果甲、乙、丙三个人分别有10万、100万、110万的身家,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甲的能力最差,乙和丙的能力相当,同时都比甲的能力强很多。
你肯定能够举出自己能想到的反例,比如甲工作很努力,专业技术很好,现在工作几年,从分文没有到目前有10万存款。而乙好吃懒做,啥技术也不懂,唯一就是出生有个好爸爸,工作几年后老爸给了乙100万,难道说乙的能力比甲强?如果以前,我肯定认为甲这样的是能力强过乙,现在不这样认为,因为能力不仅仅是吃苦耐劳,技艺精通,实际上有人帮你也是你能力的一种,不然让甲去找个能给100万的人出来试下?
当然,定律一容易招人扔砖,年轻时我也会扔砖的,但实际上很多年后,我才接受这个观点。觉察到这点后,很多现象会清晰很多,也少了愤世嫉俗的情绪,并不是简单的避世和逃避。很多人总是感觉怀才不遇,付出没有收获,那我想说的是,这种付出多半只是个人认为的付出,他人并没有觉查出来,或者有其他更大的弱点导致付出被反向消弱了。
在企业中,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职位越高的人,收入也越高,一般大抵CEO收入大于总经理,总经理收入大于经理,经理收入大于员工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通过定律一,我们知道能力和金钱是成正比的。一般的企业老板都会找能力高的人做更高的职位,只有形成能力的梯级,整个企业才长期正常运作。
我们在生活中潜意识都希望和更有钱的人交往,包括你每天关注的电视媒体上面露面的人,实际上都是多金的富人,我们潜意识认为他们能力更强一些,必然有特别的过人之处,不然不会在十几亿同胞们中,从这么惨烈的竞争中胜出。
定律二在管前已经很多人说明过了,这里就简单点。
每个人做的任何与外界交互的事物,本质都是基于个人利益做的最优于自己的选择。你最好的朋友一定是给你利益最大的人,你最喜欢的做的事情是你感觉最舒服的事情等等。
就算是婚姻,也是基于利益结合在一起的。能够维持的婚姻,一定是丈夫觉得休掉老婆不如留着划算,可能是因为老婆能挣几个钱、孩子需要妈妈、老丈人有价值、心理害怕离婚等等,总之自己评价下来,觉得留着比不留好,不然早踢了,反过来也一样。所以要是婚姻出现问题,妻子想挽留丈夫,靠哭泣是基本没戏的,必须要丈夫意识到利大于弊才可。
定律三说的是你现在处的位置,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,如果你现在是员工,那你当下最适合的位置就是员工,如果你是总经理,那最合适的位置就是总经理。如果你做为一个员工,不断抱怨自己为什么位置不高点,收入不高点,那是自取烦恼,因为你当前的能力决定你现在这个位置是最适合自己的。
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,总以为自己是千里马,缺少伯乐来发现自己,一旦遇到伯乐,自己立马脱颖而出。实际上,如果当前你遇不到伯乐,那你一定不是千里马;或者你是千里马,也跑不快,因为在中国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不等你开跑,其他马已经把你收拾了。这样看来,千里马缺少一个能力,那就是找到伯乐的能力,如果你能找到,真正提高了社会排名,那你才是千里马。
比如你到企业里面打工,老板需要是能帮挣钱的人,而你却认为自己能力很强,羽毛球得过市冠军、象棋得过省冠军,就算吃饭能力也不错,一顿能吃5斤大米,殊不知这些所谓的能力关老板鸟事,老板一点不关心。你必须找到赏识你这些能力的伯乐来把你挑出来。
这个意思是,如果你想提高社会排名,那就减少抱怨,思考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,你一定是能力仅仅适合目前的状况,不会高到哪里去,抱怨毫无用处,反而容易让自己思维懒惰。如果你一个月收入2000块,那你现在的能力只有2000块的级别,再自我感觉良好都没用,只有能力真正提高了,自然而然就会收入和身家提高了。
当然,根据定律一,只有能够提高个人金钱的能力才叫能力,否则那不叫能力。如果你能够抢银行不被人发现,那你能力也提高了,如果你考了个专业证,但是目前这个证书没有给你带来金钱的提高,那你的能力至少当下基本没有增加。
是否在生活中,金钱越多就越感到幸福吗?如果是这样,绝大部分人将会很郁闷,因为根据金钱的排名,终究只有极小数人排在最前面。
还好,幸福感和金钱虽然有关系,但是并不是成正比。这个就是定律四了。
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,幸福的人基本类似。如果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面,你的能力和欲望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,那基本就很幸福了。
还好,幸福感和金钱虽然有关系,但是并不是成正比。这个就是定律四了。
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,幸福的人基本类似。如果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面,你的能力和欲望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,那基本就很幸福了。
从定律四可以知道,如果想生活幸福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两种途径可以走,一种是提高能力,一种是降低欲望。
绝大部分情况下,不幸福的原因是能力小于欲望,这个是人性。如果采取提高能力的途径,那意味着你要获取更多的金钱。而用一万块钱来举例,如果你多获得了一万块,必然有另外一个或一群人少获得一万块(直接多发行钞票的效果可以不考虑,因为你基本和同级别的人在竞争,到不了发钞那个级别)。也就是你提高能力是在和其他人竞争中胜出才可。
这样,仅仅是你单方面提高能力,是不会获得更多的金钱,因为其他人也在努力提高能力,你必须相对其他人能力提高的更快才可以。这样看来,提高能力并不完全取决自己本身,要靠其他人相对提高慢一些才可以,这个是很难控制的。
在生活中,我们四顾看下,大抵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局面,每个人感觉还不是太差,美其名曰开宝马有自己的乐趣,骑自行车也有自己的乐趣。目前统治阶层做的不错,通过一些手段把人群大体按阶层分开了,大家虽然同样生活在中国,但是彼此的生活轨迹并无太多交叉,你不清楚上面阶层的生活,也就少了比较,心情会感觉比较舒畅一些,可以称之为“和谐”。
定律五:当下发生的事情都是最合理的,如果你认为不合理,那是因为有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背后存在。
年轻时,看这个世界总觉得这也不合理,那也不合理,这里不公平,那里不公平。如今年纪大了,才逐渐明白这一切都是合理的,因为事情正在发生着。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,背后实际都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存在。
到这里,有了前面5个定律,再来看我们生活的环境,就会有另外一些看法。
绝大部分情况下,不幸福的原因是能力小于欲望,这个是人性。如果采取提高能力的途径,那意味着你要获取更多的金钱。而用一万块钱来举例,如果你多获得了一万块,必然有另外一个或一群人少获得一万块(直接多发行钞票的效果可以不考虑,因为你基本和同级别的人在竞争,到不了发钞那个级别)。也就是你提高能力是在和其他人竞争中胜出才可。
这样,仅仅是你单方面提高能力,是不会获得更多的金钱,因为其他人也在努力提高能力,你必须相对其他人能力提高的更快才可以。这样看来,提高能力并不完全取决自己本身,要靠其他人相对提高慢一些才可以,这个是很难控制的。
在生活中,我们四顾看下,大抵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局面,每个人感觉还不是太差,美其名曰开宝马有自己的乐趣,骑自行车也有自己的乐趣。目前统治阶层做的不错,通过一些手段把人群大体按阶层分开了,大家虽然同样生活在中国,但是彼此的生活轨迹并无太多交叉,你不清楚上面阶层的生活,也就少了比较,心情会感觉比较舒畅一些,可以称之为“和谐”。
定律五:当下发生的事情都是最合理的,如果你认为不合理,那是因为有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背后存在。
年轻时,看这个世界总觉得这也不合理,那也不合理,这里不公平,那里不公平。如今年纪大了,才逐渐明白这一切都是合理的,因为事情正在发生着。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,背后实际都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存在。
到这里,有了前面5个定律,再来看我们生活的环境,就会有另外一些看法。